集结经典应用案例<br/>用户成功案例解读<br/>分享项目中的实践方案
A classic case
集结经典应用案例
用户成功案例解读
分享项目中的实践方案
09/13
September 13, 2024

MedeA案例153: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Al掺杂机制研究

1. 案例背景

富锂锰基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、独特电化学行为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正极材料。然而,富锂锰基正极材料(LRMs)在充放电过程中氧气释放、不可逆结构转变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。掺杂作为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手段,在提高LRMs循环性能方面取代了优异效果。本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掺杂样品Li1.2Mn0.52Ni0.13CO0.13Al0.02,(LRM-Mn)、Li1.2Mn0.54Ni0.11CO0.13Al0.02O2(LRM-Ni)及Li1.2Mn0.54Ni0.13CO0.11Al0.02O2(LRM-Co)电化学性能分析,发现LRM-Mn具有最长循环性能。DFT理论证实,LRM-Mn具有最佳热力学稳定性,对抑制其在循环过程中向低能量稳定相(尖晶石相和岩盐相)转变是有利的;LRM-Mn降低了单次脱锂过程中Mn和Co电荷转移,从而降低了TMS(过渡金属)反应性,减轻了Li/TM混排及抑制不可逆O2释放。

 

2. 建模与计算方法

作者通过MedeA Environment中InfoMaticA数据库搜索结构,采用Supercell Builder功能创建超胞体系,随后采用Random Builder功能创建Li20Mn10Ni3CO3O36(LRM)、Li20Mn9Ni3CO3AL1O36(LRN-Mn)、Li20Mn9Ni2Co3AL1O36(LRN-Ni)及Li20Mn9Ni3Co2AL1O36(LRN-Co)结构。作者采用MedeA-VASP模块中GGA-PBE方法,对体系进行结构优化并分析态密度、电荷密度等电子性质,计算过程中考虑自旋极化,并在各元素d轨道上加U(UNi=6.0eV,UCo=3.4eV,UMn=3.9eV);计算设置截断能为520 eV,K点4x3x4;力收敛精度为0.02 eV/Å,电子收敛标准为10-5 eV/atom。

 

3. 结果与讨论

3.1 实验研究

作者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含铝掺杂的LRMs样品,随后采用表征手段分析样品,见图1及图2。从图中可知:

(1)LRM-Mn具有最佳循环性能,LRM-Co循环性能最差;

(2)随温度升高,与LRM-Mn、LRM-Ni相比,LRM-Co循环性能和电压衰减严重;

(3)dQ/dV曲线显示,LRM-Co有严重峰位移,说明其经历了严重的相变;LRM-Mn峰移动较小,表明LRM-Mn能很好抑制电压衰减及相变。

综上,Al掺杂后电化学性能改善表现为:Mn>Ni>Co;其中LRM-Mn电化学性能最佳。


917ebb2269c8f940dc4671d6aea19b8f.png 

图1 LRM-Mn、LRM-Ni及LRM-Co在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曲线

9a9a23705eeea29642fc759dafcd30c8.png 

图2 LRM-Mn、LRM-Ni及LRM-Co的dQ/dV曲线

 

3.2 理论研究

作者采用MedeA VASP模块对不同样品稳定性进行分析,见图3。从图3可知,LRM-Mn相对形成能(ΔΕR)最低,掺杂替代过程是放热反应,说明Al取代Mn可提高结构稳定性;Al取代Ni或Co后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较差。Al取代Mn后,Al-O键增大,减小相邻原子间静电作用,提高Li+迁移速率。因此适量Al取代Mn是提高LRMs结构热力学稳定性的最佳选择。


0777170650c91515b7cc7bb5e1736028.png 

图3 LRM-Mn、LRM-Ni及LRM-Co相对形成能(ΔΕR


随后作者进一步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LRMs脱锂过程中结构的电子性质,理解电池衰变机制。图4是各样品脱锂过程中态密度,每个样品0%脱锂结构的带隙由自旋向上态决定,属于半导体材料;随着脱锂行为持续,所有样品的价带电子峰都向右移动并穿过费米能级。在75%脱锂状态下,LRM-Mn和LRM-Ni带隙消失,表现出导体性质。Bader电荷(图5)表明,LRM-Mn在脱锂过程中Mn和Co电荷转移量低于其它样品,有利于降低TMs反应活性,缓解TMs向相邻Li离子位置迁移,最终减少了Li/TM混合,提高了材料热力学稳定性。


af9d9f40940afdecf5ba1f94d7056548.png 

图4 LRM-Mn、LRM-Ni及LRM-Co脱锂结构态密度

77f261f6901abf935483be7ce8458e55.png 

图5 Bader电荷分析


同时作者计算了LRMs氧解离吉布斯自由能,见图6。脱锂初始阶段,三种掺杂Al样品的氧解离能均为正值,这意味着轻微脱锂下不会发生氧还原反应;随着脱锂进行,不可逆的O2解离会导致LRMs电位下降。掺杂样品中,LRM-Mn对O2释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

7ba44bc8bf521671a4d3dcc766533c34.png 

图6 LRM-Mn、LRM-Ni及LRM-Co不可逆O2流失反应Gibbs自由能

 

4. 总结与展望

本案例中,作者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掺杂样品LRM-Mn、LRM-Co及LRM-Ni电化学性能,LRM-Mn结构比其它结构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。LRM-Mn降低了脱锂过程中Mn和Co电荷转移,缓解电极-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发生,抑制不可逆氧释放反应,从而保持优异循环性能。本研究从热力学、电子结构、脱锂电压等角度阐述了Al取代不同TM在LRMs中改性机理,脱离了传统的理论解释,弥补了其机理上空白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DOI: 10.1016/j.actamat.2023.119220

 

使用MedeA模块:

  • MedeA Environment

  • MedeA VAS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