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FT和比较DOS分析单原子修饰石墨炔的HER/OER/ORR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
石墨炔、单原子催化剂、多功能电催化剂、d带中心
1. 案例背景
一系列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,如HER、HOR、OER 、ORR,由于反应动力学缓慢的原因,限制了反应的发生和相关能量转换技术的发展。引入贵金属原子及化合物能够促进反应进行,但又受限于高额的成本。随着合成方法和表征技术的发展,单过渡金属(TM)原子锚定在催化剂基底上的单原子催化剂(SACs)受到广泛发展。本案例中作者在改性石墨炔(GY)上进行一系列原子的锚定(TM@3X-GY;X = B,C,N,P,S,TM = 众多过渡金属Sc-Zn),利用DFT系统的研究了它们对HER/OER/ORR的催化活性,证明了Co@GY和Ni@3B-GY是其中最有前景的多功能催化剂。
2. 建模与计算方法
作者通过MedeA Environment 创建了单层石墨炔表面,而后将3个X(B、N、P、S)原子分别掺杂至石墨炔表面结构上,最后将Sc-Zn过渡金属分别负载到模型上,成功构建了多种TM@3X-GY模型;MedeA TSS计算了两种不同吸附位点间相互转化的能垒,确定了单原子过渡金属优质负载位点;MedeA VASP优化了全部结构,评估了各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,筛选出了HER/OER/ORR三功能催化剂,最后通过第一性原理动力学(AIMD)计算评估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。截断能550 eV;K-mesh:2×2×1;采用色散校正DFT-D3方法来描述范德华相互作用;考虑过渡金属d、f轨道强耦合作用,采用hubbard U对各过渡金属原子进行校正。
3. 结果与讨论
3.1 单过渡金属原子优质负载位点研究
图1 (a) GY、3X-GY和TM@3X-GY的结构,S1和S2标记了 GY 上单个 TM 原⼦最稳定的结合位点;(b) 单个 Co 原⼦从GY 表⾯的S1位点迁移到其邻近位点(S2) 的能量分布;(c) TM原⼦吸附在GY、3B-GY、3N-GY、3P-GY、3S-GY的S1或S2位点上的结合能
作者在MedeA Environment中构建了一系列TM@3X-GY结构,并考虑了两种TM原子吸附位点:(1)乙炔环中心(S1);(2)六角环(S2)。MedeA TSS计算出了Co原子由S1位点负载迁移到S2点的过渡态能垒为3.80 eV。较高的迁移能垒表明Co原子能够稳定的吸附在S1上。随后利用MedeA VASP计算了不同TM原子在两位点负载的结合能,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了乙炔上的S1位点为优质负载位点。
3.2 电催化性能筛选
为筛选HER/OER/ORR三功能电催化剂,作者高通量筛选了不同催化剂上三个反应的过电势(ƞHER,ƞOER和ƞORR),结果表明Co@GY, Ni@3B- GY和Cu@3S-GY催化剂同时具有较低的HER/OER过电势,故这些体系可作为HER/OER双功能催化剂。 Co@GY,Ni@3B-GY和Cu@3S-GY是潜在的OER/ORR双功能催化剂。结合两结果,最终筛选得出Co@GY(ƞHER/ƞOER/ƞORR = -0.049/0.77/0.43 V)和Ni@3B-GY(ƞHER/ƞOER/ƞORR = -0.079 / 0.53/0.37 V)是潜在的HER/OER/ORR三功能催化剂。
图2 (a) 不同反应中间体(HO*,O*,HOO*)的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线性关系;(b) OER过电位ηOER的彩色等值线图;(c)ORR过电位ηORR的彩色等值线图
图3 基于 (a) ηOER vs. ηHER和 (b) ηOER vs. ηORR筛选双功能TM@3X-GY催化剂
3.3 催化剂动力学稳定性
图4 (a) Co@GY和 (b) Ni@3B-GY在400 K下AIMD模拟(能量用黑色线表示和温度用蓝色线表示)
为了进一步研究Co@GY和Ni@3B-GY的热稳定性,作者采用了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(AIMD)进行10 ps模拟,步长为2 fs。在400 K的温度下,Co@GY和Ni@3B-GY催化剂基底上的TM原子都没有发生明显的移动,结构也没有出现很大的褶皱,整个催化剂的总能量均在平衡态附近震荡。这些结果表明,Co@GY和Ni@3B-GY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,能够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稳定存在。
4. 总结与展望
本案例通过DFT计算研究了TM@3X-GY在HER、OER和ORR催化中的活性。通过二维火山图筛选出具有多功能催化性能的体系,如Co@GY(-0.049/0.77/0.43 V)和Ni@3B-GY(-0.079/0.53/0.37 V)。AIMD模拟结果显示,在400 K下,Co@GY和Ni@3B-GY仍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。本研究探索了金属-非金属修饰石墨炔的催化活性,为设计优异催化剂提供了指导。
参考文献: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psusc.2022.153237